• 90后原创作者社(90 Original Club)

    找回密码?
    查看: 18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幻小说资料-跃迁技术和星门技术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hinenShir 普通靓号 发表于 2015-1-16 23:46: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人类的起源。如今,我们几乎可以肯定银河系里发现的所有不同种族和宗派都是从一个共同的起源发展而来的。 当然,要想把所有不同的史前古器物碎片重新拼合成一张完整的图案是十分困难的。无论如何,站在生物学立场上看人类起源于同一个星球的说法是有逻辑性的。即使种族之间有千变万化的差异,DNA结构的相似证明了他们有共同的来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传说中人类进化的星球究竟是哪一个呢?人类种族又是如何在无数分离的地点中消失的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已知的理论。众所周知,一个具有星际航行能力的种族在几千年前漫游到了我们的空间。许多恒星系里存在着几个或完整或残损的跳跃星门。这些跳跃星门到底是我们祖先还是其他种族创立的,至今无人知晓。这些跳跃星门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首先,年代测试表示他们都是在太空历50年到100年间建造的。而且不同地点的星门都有所差异,好像是出自不同人之手。这些事实引发了很多疑问:为什么它们都集中建立在这一小段时间内而后无来者呢?它们是同一个种族建立的?还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处在斗争中的种族呢?

    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战争。只有一场战争可以解释这些跳跃星门大量快速地出现,且出现得没有任何征兆。那么他们是和谁在战争呢?那些战士现在如何呢?当初参与星际战争的军团没有理由凭空消失。

    研究残余的跳跃星门的布局设计时,一个有意思的图案浮出水面。星门迂回曲折就象一个以一点为中心的蜘蛛网。哪个是中心点呢?艾玛人首先在系统中发现了这个中心点,并称它为“Imlau Eman”或者“上帝之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EVE(星系)。



    EVE是一个所有人都猜不透的迷。星系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些空间残骸和一些小行星围绕着一个白矮星旋转运动。但是在这个系统的边缘有一个困扰大家几世纪的自然现象。该自然现象中心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建筑结构,明显是由非常先进的文明在远久以前建立的。这个结构很像跳跃星门,但是它比一般的空间建筑大很多倍。星门里一片荒芜,却随处可见各种古老语系中都没有记载的符号。最大的符号是顶端的三个大字母EVE。关于这个词的含义,专家们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便是星门的名字。

    现在种种迹象显示,EVE之门就是我们的先辈踏入这个世界时所用的星门。尽管对EVE之门已经做了大量研究,我们仍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几千年前EVE世界的星门到底发生了什么。

    正如平常所说的那样,EVE之门放射出明亮而强大的电磁湍流。湍流似乎来自于星门,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星门事实上正处于开放状态,电磁风暴由星门所连接之处横扫而来。

    不管怎样,湍流为星门研究者带来很多困难。幸运的是,风暴有规律地进行着,每隔一年左右发生一次,在其间隙,研究船只可以稍稍接近,收集数据,仔细调查。但即使是在风暴最弱的时候,其威力依然能将任何试图靠近的飞船撕成碎片。

    在恒星系里看EVE之门射出的光是那么明亮,就好像黑夜中一颗闪烁的星星。哪怕是在星系里最遥远的地区都可以借助一架望远镜观察到它。距离EVE之门只有几光年的艾玛帝国是星门的最佳观察点。几千年前,艾玛人源远流长的宗教信仰和他们所看到的这个奇特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就算在今天,EVE之门依然在艾玛人宗教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祖先的搜寻仍在继续。尽管有些资料将我们引入EVE世界,似乎一会儿又穷途末路。几十年后,虽然展开了更多深入的调查,但还是没有得到这个重要问题的答案。



    最早的跳跃星门和第一次星际航行

    艾玛帝国掌握了能够进入太空的技术后就开始积极对所在星系进行勘察和制图。受技术水平受限,调查所需时间相当漫长。很久以后,艾玛人还是在恒星系边缘留下的那几个跳跃星门附近徘徊。通过对各种遗迹的研究,艾玛人积累了足够的资源建造了一个自己的星门。星门可以运作,但不能和其他星门联系,因为这种类型的星门只有它一个。因此在两个星门之间形成可以联络的虫洞之前,艾玛人只得驾驶装有星门材料的舰船,慢慢飞向星门的架设点。这些星门建设船只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到达,航行过程中所有人员在低温液体槽中悬浮着。直到近年来无需借助星门、可自行跳跃的引擎出现,这些耗时耗力的航行才逐渐取消。至今,仍然有一些星门建设船还在它飞往遥远星系的漫漫征途上。



    忍耐是艾玛人的美德,在他们以后的征途中不断发挥着这个美德。现在距离第一个星门建立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艾玛人靠着非凡的耐力,占领了数以百计的恒星系。

    因为家处同一星系的缘故,盖伦特人和加达里人几乎是同时发现了跳跃星门技术。这大约发生在七百多年以前。盖伦特人和加达里人没能像艾玛人那样幸运。他们只发现了一些零星的碎片,所以他们根本建设不了什么。然而这些碎片给研究者们机会,提炼出很多跳跃星门研究理论。历史的车轮不停转动,在一颗褐矮星被发现后,整个星系被认定为双星系,于是星门研究纳入正轨。不久之后就建立了第一个可运作的跳跃星门。艾玛的星门和盖伦特 / 加达里的几乎一样(见第三章),但在运转中还是有一些细小的差异。

    那时,盖伦特和加达里疯狂扩张领土,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运送船只到附近星系建立星门上。这两个帝国的扩张步伐和艾玛完全不同。后者每次只向一个星系殖民,迁徙的每个环节都牢牢控制在帝国的手里。与此不同,加达里的殖民进程完全由小型私有公司掌握,他们勘探星系,运送建材,而后把土地售卖给殖民者。在这些公司内,诞生了加达里的第一个军团。盖伦特人和加达里人在太空五百年的联合扩张,占领的星系数相当于艾玛人二千年的总数。

    朱庇特人并不十分热衷于星门技术。他们目前使用的星门原理和其他国家相当,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何时何地掌握了这项技术。然而,根据古老的朱庇特传说,有一份相当有趣的资料,在星门崩溃以前朱庇特人就利用古老的跳跃星门进行星际航行了。对于星门的建造者我们却还是一无所知。

    跳跃星门技术的原理

    跳跃星门(下文简称星门)的建造是基于人工虫洞,且由双星系统中的引力共振形成的。该共振相当于恒星天体引力波之间的摩擦。天体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共振就会越强烈。恒星系中行星的位置以及大型行星体尘环的复杂结构都受到这种共振现象的影响。由于双星系统存在强烈的共振现象,因此在一个稳定的双星结构星系中,两颗恒星的引力场会相互干扰,就像从两个波源发出的波会相互影响一样。这些稳定的波形成了一连串的驻波,就好像吉他弹奏时琴弦振动所形成的波一样。最强的共振是 1:1共振(称为第一谐波),该力场存在两个稳定点,两颗恒心的中心各存在1个。次强的共振是1:2共振(称为第二谐波),其稳定点存在于两颗恒星连线的中间点(假设两颗恒星质量相等),之后的依次类推。



    在节点上,两个快速振荡的反引力场形成的一对反向动力张量产生了强大的切变力。通常情况下,这对切变力之间的互相作用通过高频引力辐射发散出去,不产生任何显著的宏观量子现象。但如果该应力(上文所述的相互作用)被限制于一个有限的范围中,那么这个张量场最终会形成一个不断延伸的高曲率触手,就像时空连续体中的结构一样。具体来说,这个触手会构成了一个自回避四维流型,使触手不断向外延伸。就如同时间-空间中的磁场一样,触手的顶端曲率达到最大点,且足够大的曲率会使得在遥远高密度星域中形成一个小触手,两触手会触及并自然融合。在生活中与之类似的现象是当闪电划击地面的时候,划落的闪电顶端实际上产生了一个自地面向上发散的小闪电,两者在地面上方某处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电流环路。

    星门主要是由一种被称作超大玻色子球体组成,基于中等质量的基础力场,且与引力波强烈作用。该天体中充满了超大玻色子等离子体,它们会反射引力波,这与镜面的光反射非常相似。通过调整该等离子体的密度,反射高频引力波从而抵消切变张力,产生的辐射会被贮藏在天体中,共振点的内部重应力会如网状稳定增长,最终形成高曲率的触手。与之相类似的是激光,通过反射空腔中的共振产生极强的干涉性密集电磁能量光束。

    两个虫洞末端的距离取决于双星系统中恒星的质量以及星门位于哪个共振点上这2个因素。为了连接两个星门,试错法的应用就必不可少,而且通常需要持续多年时间。这是因为我们无法预计张量场所形成的触手会在哪里出现。但我们可以通过在临近星系内建立重应力场,无须抵达临界点,触手也在不断延伸。尽管还需要不断尝试,但这样连接两个星门的可能性就增大了。这与雷雨天使用避雷针的道理是一样的。



    艾玛人建造的第一个星门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一旦形成了虫洞并已有一艘舰船从此穿越,那么另一艘舰船想穿越,就必须形成另一个虫洞。由于重新连接两个星门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所以舰船通过星门会花费很多时间去等待触手重匹配。而之后建造的“星门跳跃”能够保持虫洞长时间敞开,现代的星门可以保持虫洞之间的连接在其重置前敞开长达数十年。此外,艾玛人建造的第一个星门一次只能连接并保持一个虫洞敞开,而如今,可以保持几个虫洞同时敞开,且星门能够一次与其他多个星门连接。

    在一个普通的双星系统中,星门的有效跳跃距离大约是5光年,例外的情况是星门建立在恒星与恒星间的第二个共振点上。这是因为这些节点距离恒星系非常远(通常距离达0.5光年),而且较难被使用,直到最近它们开始慢慢被开发。从另一个角度说,在这些点上建立的星门比一般的星门的距离范围就大得多。

    当然,穿越星门也有一些严格的限制。首先,由于星门须要建造在共振点上,所以只有在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恒星的星系中才能实现。这样的话将有三分之一的星系不具备建造星门的客观条件。

    其次,在一个星系中,相同时间内只能启用一个星门。这是由于超大玻色子球体产生的共振场内会发生无规则振动,如果在相同时间内同一星系内活跃着一个以上的球体,那么它们就会变得极其不稳定,难以控制。

    要使舰船航行于虫洞之间,两个虫洞的末端必须分别连接到对应的星门。这就意味着舰船只能在能够创建虫洞的常规空间中进行跳跃。因为触手在经度方向上会有极度扩张,也就意味着在空间坐标上,虫洞在经度方向上也会有扩张,同时射线呈环状。如果舰船穿越虫洞时,会有很大倾斜,这必然会危及到舰船的整体构造。当然这也可以被临近舰船的反向作用力抵消。在此,超大玻色子球体对于星门的构造也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当飞船穿过超大玻色子球体时,一个超大玻色子的单原子层就会覆盖在舰船的表面。这个表层可以防止舰船受共振场作用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拉伸倾斜,这在舰船通过虫洞时很好保护了舰船的整体构造。当然,这并不表示倾斜完全不存在,即使是那些经验老道的飞行员在穿越虫洞时,也会体会到舰船向下倾斜的感觉。

    太空飞船的推进——第一个跃迁驱动器

    哪怕是拥有最先进推进力装备的太空飞船在一个恒星系的行星间穿梭也需要几天或者几周时间。任何可以缩短航行时间的东西都是吸引人们巨大兴趣的目标所在。 为了提高飞船的速度,人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大部分构想总是因为燃料量和成本太高,或者因为活动范围太狭隘而付之东流。古代米玛塔尔帝国的尝试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他们在行星间建造了加速轨道,用一种独特的方法使用万有引力弹射飞船。这给予飞船足够的动力,大大减短了在行星间飞行的时间。但是米玛塔尔并没有发现架设星系间星门的方法,所以他们的加速轨道只能在同一星系内部使用(这些设施现今依然存在)。他们不断试验,试图建造一个有跨星系弹射能力的加速轨道,但这一研究被艾玛的入侵所打断,至今没有任何成果。



    艾玛帝国的空间不断扩大,然而在跃迁驱动器方面却一直发展缓慢,鲜有突破。长久以来,他们将就着用光速的十分之一的速度飞行,似乎还绰绰有余。后来在他们研究新武器技术的时候,他们偶然地发现了跃迁驱动技术的原理。大约300年前,第一个艾玛跃迁驱动器问世了。

    盖伦特人和加达里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的母星系同在一处,所以从他们的空间活动来看,星系内贸易在他们社会中举足轻重。所以找到一个可行的星内航行方案对他们来说更迫在眉睫。第一个跃迁驱动器是大约600年前加达里工程师发明的Sotiyo-Urbaata驱动器。它非常庞大、超级昂贵、效率低下,但是毕竟它诞生了。Sotiyo-Urbaata驱动器以及之后的改进版大大推进了盖伦特和加达里社会以及技术的发展,这毫无疑问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自从问世那天起,跃迁驱动器不断完善和改进,变得更加廉价、可靠、有效。虽然 Sotiyo-Urbaata 引擎和现在的跃迁引擎相比,差别并不十分明显,运用的原理是相同的,在星系内航行都很迅速,但是最新跃迁驱动器是真正的跳跃引擎,甚至能允许飞船在没有星门的恒星系之间航行。这些革命性的发明,虽然价格昂贵,且产量极小,却将传统的跃迁驱动技术和跳跃星门技术结合在一起,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装备。



    比光速飞行还要快——怎么会那么对于超光速飞行,我们应该给出怎样的答案呢?我们在量子电动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里发现了它。通过创造一个真空世界,那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能量的绝对真空世界,然后将它膨胀直到可以笼罩一艘飞船,通过这个绝对真空泡飞船就能够以超光速飞行。

    所有的太空飞船都配备了一个跃迁驱动器。驱动器通过在两个极盘间重复“压缩”真空来创造一个绝对真空,排除其中所有的基本粒子。然后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激光场保存不断增长的绝对真空泡,一直到它包容了整个飞船为止。经过上述步骤后,飞船就可以达到超光速。

    在跃迁时飞船周围会产生一个绝对真空的气泡壁包裹住飞船,但是在气泡中的光速依然是正常的光速。(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重点:一旦你进入了绝对真空,那么你就一定会进入亚空间。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所处的正常世界是一个球面,平时的我们都是在这个球面上运动、行进,而普通真空态下的充斥于四周空间中的狄拉克负能量粒子海则是一层隔膜,这层隔膜阻止了任何在这个球面上运行的物体(包括我们在内)脱离球面运行,而当跃迁驱动器产生了绝对真空之后,这层阻隔就消失了,也就是负能量粒子海完全消失了,于是,由于没有了这层负能量粒子海的阻隔,在这个状态下的任何物体就一定会脱离我们所生活的正常维度球面,进入到球的内部(也即是另一个维度)运行,自然而然地就导致了在球体内部运行的任何物体都走了“捷径”,但实际上速度并未变快,光速相对于亚空间气泡中的飞船来说也未变快),在气泡外部区域的光子在进入气泡时也会自然地散逸到亚空间区域中,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驾驶舱内部的人们在“超越”光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看清楚气泡外部的世界。

    尽管最初的跳跃试验着实让人欢欣鼓舞,但是关于航行的问题也应运而生。一旦飞船达到了“超”光速,它对这个世界几乎就没有作用和反作用,例如通讯和目标扫描就很难进行。人们尝试了大量的试验,诸如压缩空间无线电,但是都没有成功。由于量子力学不可预知的天性,所以很难产生一个足够稳定的真空泡,也就不能有一个精确的时间尺度来改变速度。后来终于有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人们发现重力电容器和跳跃星门时使用的控制系统十分相似,都能在飞船达到“超”光速的时候,很快地从“正常”空间采集引力信号。通过在其中一个信号上将电容器锁定,飞船可以向它航行。一旦到达了重力井所要求的某个特定距离,这个真空泡就自动地消散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电容器只能从重力井有效采集某个大小规格或者以上的信号,最小的限度是形成一个卫星或者一簇小行星。当然,为了重力电容器能够在目标物体上相对于恒星的位置正确地排列,它只能沿着一条非常狭窄的路线行走,所以飞船可以行动的范围极其有限。这也对跃迁驱动器的使用率造成了一些局限,但是因为系统中所有主要目标都能被探测到,也就不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而且,由于现在可能在空间站和跳跃星门上建立一些能被探测到的“假”重力井,通过飞船跳跃驱动器上的重力电容器就可以在上面登陆。

    关于跳跃星门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有些研究致力于将跃迁驱动技术和跳跃星门技术合二为一,使得跃迁引擎的研发跨入了新的纪元。现在已经有可能给飞船配备一个能够跨星系航行的跳跃驱动器。第一款驱动器可以连接一个跳跃星门和另一个恒星系统,跳跃时就好比飞船通过一个跳跃星门。后来几款中,飞船就可以从一个系统的跳跃星门穿越到另一个没有跳跃星门的星系上。最新的一款已出现在实验机上,已经可以允许飞船在没有星门的星系间跳跃飞行。最老式的驱动器只是简单排列在最接近的系统共振点(通常使用1 : 4 甚至 1 : 5 的共振点),然后创建即时的微型虫洞存留仅仅足够飞船通过的时间。后来先进的可以无星门跳跃的驱动器就复杂一些。它们放射高频率中子形成一道常态粒子壁,在超相对论物理学的平坦空间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无限小的宇宙射线来侦察目标星系。这样测量一次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最终搜集到足够信息,从而在目标星系内创建一个虫洞。

    跃迁时周围空间会产生涟漪(褶皱),犹如置身于一个透明的管道内,并看到了管道外因涟漪而产生扭曲的星球——这是为什么?



    如上所述,光和飞船都走了“捷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气泡外部的世界。而气泡外的管状涟漪则是亚空间气泡外部的空间中由于引力分布的不均匀,呈现出一种类似于棉絮的不均匀状态,在小尺度范围内,这种不均匀状态根本无从发现,但是在进行跃迁时,由于跃迁时因为走了“捷径”,导致速度“超越”了亚空间气泡外部正常光速的成百上千倍,所以这种不均匀就很容易被看了出来,而且由于速度很“快”,就会产生出一种身处于管道中的错觉,所以亚空间并不是一条管道,而是一层气泡,管道只是人们在高速运动时存于视觉上的错觉。因此,跃迁得越快,褶皱就越明显,而当速度“慢”下来之后,这种褶皱就基本看不到了。为什么在跃迁过程中能够穿越星体?

    至于为什么进入跃迁状态后,飞船能够穿越任何物体,甚至是行星,乃至恒星,这主要是因为处于亚空间中的飞船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成是在“位置”上与外部空间重合了,并且无法对空间外部的世界造成任何的影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气泡内的驾驶员看来,在与任何物体相遇时飞船都能够直接从中间穿过;而在气泡外,则会觉得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也许有人会问,飞船在穿越星体的过程中,万一气泡壁破了,会发生什么,那么科学家们就会告诉你,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存在,导致了亚空间物体在“位置”上处于物体(费米子)中时破开泡壁所需要的能量为无穷大,除非是处在外太空接近真空的环境中,所以,这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人们所担心的穿越星体时“突然卡在里面”的情况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此贴共有 2 人浏览过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列表模式


    转播转播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追楼主0

    我还木有头衔QwQ

    冒险者排名:152

    懵懂兔叽

    圣骑士勋章 - 转职为圣骑士可以领取

    沙发
    没名字的NPC 未点靓 发表于 2015-1-18 22:50:07 |只看该作者
    理论这么完善了,现实中何时造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申请友链|手机版|访问动态|90 Original Club ( 闽ICP备12015723号-2

    GMT+8, 2024-5-18 05:55 PM , Processed in 0.224618 second(s), 1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90YCS Template By SADGD

    © 2006-2013 Sadgd Inc.

    回顶部